数字化浪潮下,场外交易市场规模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浪潮下,场外交易市场规模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市场规模看,场外市场在推动场内场外标准化场外交易,满足顾客个性化、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是促进场内场外标准化场外交易规模化增长的重要基础性保障。
场外市场规模从2015年底的5万多亿元,不断增长到如今的2800亿元。场外市场市场规模的增加和交易活动的活跃是2021年场外市场发展的主要抓手。
在传统的场外市场模式下,交易所通过积极主动促进场外市场建设,提高集中交易时段的国际化水平。2021年10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支持建设“大宗商品仓单平台”的通知》,要求加强大宗商品仓单登记管理,明确交易所指定的大宗商品场外交易参与主体和服务机构。
去年,国内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中心完成对海证期货、恒基达鑫、东航期货、大地期货等34家期货公司进行了备案登记。2021年5月,证监会又发文,鼓励场外期货公司在境内设立大宗商品仓单登记机构,将仓单有效期限由原先的2年延长至20年,累计注册仓单达到550个,并将商品仓单有效期限由原来的2年缩短至10年。
在从这两个市场都进行了实践操作后,场外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不仅场外交易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场内商品品种的数量也更加多,从市场投资者数量看,场外市场的投资者越多。场外市场发展与市场的培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场外市场的基础也越来越厚,这也为机构和产业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的服务。另外一个方面,场外市场的市场规模更加多的是与国际市场的紧密相关,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推动了国际大宗商品的跨境流动。
另外一个方面,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场外市场的专业服务、数据、技术支持和交易者教育等各种方式的结合,使得市场运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在综合能力和行业文化的保障下,将带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实体公司在服务大宗商品行业的过程中的发挥积极作用。
据传闻,2021年,期货公司不仅仅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而且在顾客服务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改善。
比方,市场上线的“十四五”期货市场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期货行业与产业顾客、机构顾客、各类投资者形成合力,为实体公司的风险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持。
“期货市场从金融服务领域提供的‘零和市场’,对于市场各方都有了明确的‘共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