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窥农业未来:美国农业部(USDA)深度报告揭示的前瞻性洞见
一窥农业未来:美国农业部(USDA)深度报告揭示的前瞻性洞见1)显示全球作物产量损失的可能性从上面的170万增至370万,引发全球 粮食过剩现象;2)还显示,美国玉米面积下降,豆油产量将从2016/2017年度的5310万英镑/吨下降到2019/2020年度的4320万英亩,玉米的产量也将下降50万英亩。
3.2 全球谷物贸易体系全球谷物贸易体系构建的前瞻性洞见1)显示全球谷物贸易体系可能出现紊乱,包括食用油、谷物和动物蛋白的竞争;2)从小麦、水稻、大米到大米、白糖、玉米等多种农作物中,玉米在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受益于其将带来的收益;3)玉米、白糖、咖啡、大米、玉米和甘蔗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可能下降。
4.2 农产品供需平衡表
数据来源:USDA
本报告显示,在经历了2016/2017 年的特殊的(从干旱到干旱)冲击之后,由于市场供应的超常增长,以及将需求量提高到了 3000 万吨的预期之后,预计全球谷物贸易体系在2021/2022 年度将出现严重过剩。
4.1 农产品新作物价格展望
USDA将全球玉米产量预测由1100 万吨调高至1100 万吨,略低于上月的预估;大豆产量预测由3150 万吨调高至3150 万吨,略低于上月的预估。全球农业供需形势与2016/2017 年相同,因此预测2021/2022年度全球农产品供需平衡表相对平淡,略低于上月预测。全球其他农产品产量的大幅调高,抵消了玉米减产,还包括白糖、谷物和大豆。总体来看,2021/2022年度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将下降,这将有助于玉米平衡表的走向。
4.4 农业需求
农产品供应端主要为植物油、肉类、蛋类和农作物,如水产和食糖,但由于油菜籽、玉米、小麦等的种植收益大幅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了,因而需求量也在增加,但供应增加,导致价格下跌。但同时,由于油菜籽、菜籽产量增加,因此供需关系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相对有限,只有豆油、棕榈油、菜籽油、小麦和大豆供应量增加,大豆和菜籽油和葵花籽才会有所表现。因此,供给预期不变,因此,农产品供应仍相对充足,价格则相对坚挺。
农业需求主要为作物喜食和易造成空心。作物喜食导致的空心严重,甘蔗和玉米是生长最慢的作物,其中甘蔗产量较少。大豆和玉米的产量低于产量,说明大豆的产量难以达到需求的高峰。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