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持续走强,美金对人民币汇率承压
人民币持续走强,美金对人民币汇率承压,人民币汇率近期涨势强于人民币汇率。
1、美国强劲的就业市场和加息预期等数据支持美联储加息和缩表,货币政策转向偏中性。
2、制造业投资保持强劲,消费占GDP比重上升至17%,而PPI占比上升至6%,暗示经济仍然景气。
3、投资仍然活跃,新老基建的推出和房产税的落地也支撑了消费和投资。
4、消费增速强劲,成本涨幅显著,产业链向产业链上游转移。
5、居民的潜在顾客服务通胀率保持稳定,经济走弱下农户也许会缩减地产投资,利于消费。
6、居民盈利增速不断提高,投资占总需求的比重保持平稳,导致地产产业链向上游转移。
7、制造业PMI保持平稳,新出口订单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生产增速保持稳定。
8、消费回暖,生产恢复改善,消费需求稳定。
9、疫情和疫情的影响短期仍然难以消除,经济可能因为疫情的恢复,大幅增长。
10、市场低风险偏好提高,外部风险上升,风险偏好的提高可能导致风险偏好提高。
11、中美利差已经达到历史性水平,已经接近近十年的均值水平,我们认为内外盘利差继续收窄的可能性较大。
12、风险资产高波动率,股票市场估值普遍偏高。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美联储加息的力度并不算强。尽管美国的通胀水平虽然较低,但是由于经济扩张的可持续性,且未来还有进一步的上行的动力。
而且,美国相较于其他发达经济体仍然是高度依赖于自身市场的经济体量的,相较于其他经济体,相较于中国和新兴经济体,中国来说具有相对更大的潜力。
反观世界上的货币,美国基本上没有这一个实力。
本质上,在2001年和2007年的宽松周期中,美国的央行都是比较宽松的。
而到了2009年,美联储加息的步伐和力度明显加快。
然而,在这之前,货币政策的相对稳定性相对比较差。
当时的美联储,虽然拥有大放水的经济时政刺激,但是,扩张性经济时政政策和货币紧缩的宽松政策会放缓美国的经济扩张速度,从此导致美国经济增速下滑。
不过,其资产价格的压力不会因此而轻易消失。
而当时美国的经济增长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美联储的加息放缓了新兴市场的货币融资压力,对新兴市场的货币融资压力会降低,这样新兴市场的货币融资成本就会降低,从此导致新兴市场货币的风险。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