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聚乙烯最大规模生产基地:竞争格局分析
全球聚乙烯最大规模生产基地:竞争格局分析
从竞争格局来看,石化化的成本占比超过70%。2014年原油期货上市以来,塑料上游主要成本依次分别为原油、天然气和石化。其中原油价格自2014年后持续走低,今年OPEC和俄罗斯就油价达成一致意见,在油价跌至每桶30美元以下的情况下,原油价格反而坚挺,这与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有密切关系。
2015年以来,我国原油期货逐步在国际油价大幅下挫的背景下逐渐改变了定价方式,实现了国内原油期货上市以来的首次跨越式。在原油期货上市以来的半个多月时间内,国际油价累计跌幅超60%,平均跌幅为6%。而我国原油期货在上市后快速向国内市场靠拢,其市场规模显著提高。截至7月13日,我国原油期货累计成交量1.23亿手,累计成交额3848.64亿元,分别占我国期货市场的34.1%和44%。原油期货上市以来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但整体波动较小,现货和期货表现良好。
从单日的成交量来看,2016年以来,我国原油期货日均成交,同期成交量维持在35万手左右。而上市首日日均成交量仅有40万手,远小于2015年日均成交规模。随着原油期货上市的逐渐走出低谷,市场对其的投资兴趣开始出现,原油期货的上市给期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给期货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同时,在原油期货上市首日,期货品种也同样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截至7月13日,我国已上市22个期货品种,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原油期权。
自2017年上市以来,原油期货合约整体呈现震荡下行态势,并在2017年7月21日上市首日走低,成为我国首个对外开放的国际化期货品种,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而其上市之初,市场参与者结构相对复杂,投资者结构的多元化进一步提高,市场风险管控制度逐渐成熟。2017年5月25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正式发布,原油期货首批上市交易的合约及规则自201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从市场运行情况看,境外顾客积极参与国内原油期货,境外机构积极参与境内原油期货,为境内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风险管理工具,为原油期货上市贡献了期货力量。随着市场的成熟,我国的原油期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017年11月23日,证监会批复了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意见》,市场期待原油期货早日推出,然而在这之后,新的新的风险事物不断涌现,新的制度规则从非套保商向套利商向套利商的转变。而期货市场上原油期货市场功可发挥的过程就已经基本完成。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