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浮沉:中美汇率未来走向何方?
十年浮沉:中美汇率未来走向何方?
7月8日,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召开记者会,在利率上调25个基点的同时,鲍威尔提到,过去两周经济指标有所改善。但总体而言,经济增长的前景依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鲍威尔说:“我们无法在这一段时间内看到通胀大幅回升,这将对中期增长构成风险。”
据传闻,美联储上周开始减少资产购物,以降低美联储的平均借贷成本。鲍威尔在讲话中表示:“现在我们有工具应对通货膨胀,包括利用灵活的利率调整政策。将通过提高联邦基金利率施加压力,来控制价格波动。”
据传闻,鲍威尔还呼吁国会迅速采取行动,提高美联储抗击疫情的能力。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认为,美联储每月购物至多4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缓和市场压力。
鲍威尔也表示,“我们确实有工具应对通胀,我们也许会在接下来的会议上宣布资产购物计划。我们有工具,”他表示,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宣布减码美联储的政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8月8日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从4.4%降至4.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8月7日的报告中称,随着经济放缓和疫情的影响逐渐消退,全球经济增速也许会放缓,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在8月降至3.7%。
在接下来的会议上,IMF将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5%下调至3.8%,将2022年增速预期从3.5%下调至3.3%。IMF还表示,贸易紧张局势、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基数效应也许会“遏制”增长,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进一步上升。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对记者表示,我国有望应对疫情而更加好地发挥汇率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我国将继续通过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来满足汇率管理的需要,持续优化外汇信贷政策,稳定人民币汇率,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提高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国际水平。
王有鑫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坚持稳中求进,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搞好跨周期设计,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多支持,更加好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金融市场还将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结构性、普惠为主,推进金融体系稳健运行,进一步健全我国金融市场的货币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王有鑫说。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