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引擎驱动,构建科技生态新格局
双引擎驱动,构建科技生态新格局
在5月20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会分别提出2022年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和政策方向,着重强调聚焦“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增长调结构仍然是今年国内政策工作的重点之一,在稳增长压力下,我国经济稳增长仍将继续发力。
据初步测算,2022年的GDP增长目标为6%,为全年5.5%左右,但考虑到今年我国经济将进入增长顶部,市场对“宽货币”的预期持续增强。考虑到稳增长背景下,政府的加码和信贷投放将更加多地与居民消费等有关部门及公司、居民信贷环境较好,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长5.5%左右,较2021年加快3.1个百分点,但考虑到基数效应,我们认为2022年GDP增长压力依旧较大。
供给约束制约需求,高端供给压力依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约5.2%,虽然较前值有所回落,但稳增长压力依然明显。据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GDP总量已经超过5.3万亿元,相对比去年第四季度3.4万亿元,增长5.3%,仍远低于去年全年2.5万亿元左右的水平。
而供给约束政策主要分为供给约束和预期约束两大类,供给约束是指产能过剩造成的生产约束。供给约束是指产能过剩导致的生产资料价格上升,进而对潜在顾客生活造成损害。例如,供给侧部分公司是因为生产效益好,满足市场上的需求,而供给侧部分公司是因为经营状况恶化导致的生产成本提高。这就意味着,当供给短缺造成市场价格上涨时,原材料价格上涨会让公司利润增加,从此推动利润上升。
PPI增速高位回落
3月份PPI数据显示,2月份PPI同比增长6.5%,连续两个月处于高位。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7%,连续两个月保持稳定,但PPI涨幅继续回落,其中,3月份同比上涨8.3%,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3月份PPI与上月持平,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PPI向CPI传导存在一定滞后性,我们认为,在PPI向CPI传导时,通常会伴随着CPI的下降。
食品价格上涨,可能与潜在顾客需求不足有关。春节临近,食品消费是近期的消费大头,节后除了食品消费外,其他主要消费行业的工资也在上升,这种情况之下,食品价格也会随着需求的降低而降低,随着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降低,CPI会下降,但下降幅度要比疫情前下降幅度小,所以食品价格的下降幅度要比疫情前要小。3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6%,低于去年同期的2.6%和疫情前的1.7%。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