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央企核电站行业发展趋势与机遇
双碳目标下,央企核电站行业发展趋势与机遇。伴随着国家相关部门深入推进“以核电为核心、以电力为基、集电为一体、立足电力、构建电力为根本”的推进,核电站行业的发展潜力依然强劲。
首先,央企核电站的“十四五”规划目标已经明确,经历深入研究和调研,初步安排了十项重大项目的工作,包括实施高标准、稳妥有序实施的项目规划和大型核电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将核岛建设项目列入重点任务。此外,央企核电站规划建设将重点围绕核废料中的钨、铜、铝、硅和锌等金属资源以及其他金属资源等,各方面发展。
其次,央企核电站的发展目标在2016年至2025年全面建成投产,则核电站行业的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其中,“十四五”规划规划明确,2025年核废料安全处置能力达到8000万吨级以上,实现1000万吨级核电机组核岛全覆盖。核电站建设投资约3000亿元,计划到2025年底,形成200座级核电站。
再者,由于我国核电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需求巨大,现有核电站数量已占到全部核电设备总量的15%左右,“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30年,核电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000万千瓦左右,再到2030年将达到5300万千瓦,核电“双碳”目标大概率可以顺利实施。因此,未来核电用量有望快速提高,具备的条件也将更加多地在提轨领域。
最后,考虑到我国核电发展情况,有望保障核电站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综合来看,为进一步推进核电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应当推动核电站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持续开展“三个保证”。
三、核电核能装备相关产业投资机会
1.核电市场基本面有望超预期
一方面,伴随着国家“十三五”的规划目标的实现,核电产业迈入了规模化发展阶段,核电设备的采购、安装、运营、运行、技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球对核能的需求有望逐步增大。核电行业对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要求是十分严苛的,且未来伴随核电行业发展,核电制造公司和核电设备制造公司的采购比例将逐渐增加,加之核电设备制造公司对设备的需求量增大,核电行业将面临比较强劲的增长空间。
另外一个方面,核电相关产业作为新兴行业和前沿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相对比较大,生产能力相对比较小,因此容易受到中游公司的挤压,导致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核电行业正加速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发展前景可观。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