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支付:如何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人民币支付:如何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人民币支付:如何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人民币具有三大重要特点:

一是广泛应用在数字人民币的场景中。作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数字人民币被认为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证券、租赁等传统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数字人民币亦是试点场景中的数字人民币商品。数字人民币不断拓宽了人民币应用场景,例如场景的范围为场景内的小微金融、公司、居民、公共等消费者提供了数字人民币商品,实现数字人民币的向境内外商业、政务、交通、金融、公共安全等公共安全领域延伸。

二是技术手段化。数字人民币系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大容量内存等各种方式对个人、公司和公共安全进行数字化改造。包括法定数字货币兑换和电子货币的人民币结算,在数字人民币系统中生成的数字人民币可直接使用。

三是政策支持。数字人民币通过积极推进多场景试点,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应用落地。

从数量上来看,2020年,数字人民币试点规模接近1万亿,2020年试点规模超过4万亿。从相关试点城市来看,浙江省是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最多的城市,2019年试点数量达2427个,2019年的试点数量达1415个,2021年的试点数量达539个,如今新增试点城市在83个。此外,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等2022年试点城市数量也超过1万亿。

同时,数字人民币在流通和消费中的应用也不断拓展。从数字人民币的使用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银行账户、交通出行、充电宝、公交巴士、地铁站等领域,仅在2021年就新增超过1亿个。从使用人群来看,2020年,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2月份,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速约为6.9%,较2019年上升了8.6个百分点;2021年,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至2.73万亿元,较2019年下降了8.6个百分点。

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流通和使用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建议采取降准等措施,对冲市场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券商中国记者:在数字人民币领域,如今市场应用空间还比较有限,你怎么看?

管涛:我国数字人民币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数字人民币究竟有多大发展空间?

2020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建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持续推进IPv6和网络安全,促进信息安全、数据价值链、社会公平、环境友好”。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