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为时代发声,为未来思考

时评:为时代发声,为未来思考

时评:为时代发声,为未来思考时点评:

2、 中国工业经济在全球高增长之后,技术提高已经不可逆,政策工具需要对工业进行相应加量。制造业从扩张转为收缩,在中国本土制造业不可能因此退出。

3、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制造业规模超过3万亿元,总产量占全球的3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近50%,轻工业制造业占比近50%。

4、 中国工业GDP规模在世界排名第二,在全球占比约为40%。虽然该政策很早就开始了,但是距离2万亿和2万亿还很远。

5、 而全球性一体化中的很多技术公司,都在快速上升的路上,以美国为首的,其中,美国科技巨头就占据了大量的市场,投资大资本的大资金就有3万亿美元,跟老百姓在购物力上截然不一样,因此,全球化中的贸易、供应链配套等等。

6、 这对中国而言,对经济来说,都不是好事。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二十世纪以后,已经有了针对性的政策方针,各种政策工具都在并行,全面落实。由于中国的经济总量非常的巨大,且需求量也很大,所以,中国是一个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国家,这使得全球化中的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都是越来越重要的。

7、 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全球供应链已经断裂,工业经济难免垮塌,经济就会陷入停滞,工厂和潜在顾客就会损失惨重,这时候,就要加速复工复产来缓解这一种状况。

这对我们的供应链来说,是一个关键。

因此,我们需要先对这一个问题加以重视,先期把全球化中的事情,按照顺序来分析,然后再从全球化中的方向来判断,以方便我们可以把握在更大的机遇和更小的风险。

了解完经济周期以及应对问题,我们才可更加好地进行投资。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不大,但对供应链产生影响,也许会直接影响市场预期。

供给侧改革不见效,原材料涨价对实体公司冲击较大,潜在顾客负担较大。

中国供应链整体上没有什么问题,但需求的增量却在不断流失,虽然我国的需求开始趋于饱和,但还没有完全恢复。

供应链链中的价格上涨将导致供应链全断,可能造成订单短缺,甚至形成经营不善的局面。

对生产厂商来说,本来就存在议价权,所以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或优化供应链资源来降低经营成本。

但是当大家都在呼吁产能持续上升,或将产能从国外市场淘汰的时候,可能就面临要关闭的局面。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