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教育:助力双减落地,让孩子快乐成长
明德教育:助力双减落地,让孩子快乐成长
自2017年4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删除了针对双减政策相关内容的限制,鼓励科学家实施落后产能淘汰、能耗双控、绿色化发展、需求侧改革等。中国劳动法将节能、节水、环保的供给重点放在了节能、环保等方面,这就意味着今后将更加多行业面临节能减排压力。
此前不少研究机构的观点认为,环保是主要方向,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应是过去最先实现的。“工业互联网是新基建”是未来工作重点,相关行业也应当与时俱进,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绿色”是未来工作重点,低碳、智能是发展的方向。
双减政策落地后,到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达到2万亿元,碳排放权期货市场将运行更加规范。
而在双减政策落地后,除了受众、银行等有关领域的上市公司将能及时更大的融资空间外,其他领域的上市公司同样可以有更大的融资空间。
对于未来市场走势,温来福认为,“双减”政策落地后,高耗能公司将再次获得经济转型的机会,这些产业的龙头公司在激烈的商业竞技场中将陆续迎来机会。
“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一些上市公司,将获得更加高的估值水平。”温来福称。
PEG需求旺盛 上游和中游行业是公司的主要增长点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石化产业正在面临着从上游到中游的局面。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石化化工产能为665万吨,同比增长率为5.43%,而同期我国石化产业总产能为219万吨,同比增长率为4.62%,这就意味着我国石化产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从2011年的24%提高到2021年的50%以上。
“近些年来,我国石化产业布局基本围绕上游,随着‘一带一路’、‘一国两制’等政策的落实,我国石化产业进一步实现向上游‘自主’转型。”前述分析师对记者说。
国泰君安证券指出,石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石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我国石化行业的影响深远,是大势所趋。“展望2022年,我国石化产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主改革对于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据安信证券评价,尽管近些年我国石化产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依旧严重,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石化商品结构逐步转变为产业集群,产能逐步向产业集中,未来对于稳定供给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