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月嫂一般要问的是什么,如何防止月嫂骗局

了解月嫂一般要问的是什么,如何防止月嫂骗局

?

如何防止月嫂骗局

实际案例

李女士和月嫂赵某签合同时赵某要求预付2 000元定金。虽然觉得多,但是由于有附加条件,11月份赵某就不要接活了。

考虑到预产期是12月20日,万一提前生也有保障。没想到李女士真的早产,打电话给赵某时她却说来不了,因为正在另一家做月嫂。李女士要求赵某履行合同,否则双倍返还定金。赵某百般请求李女士找一个同级别的月嫂顶替,临时找不到人的李女士也只能无奈同意。赵某也保证预付定金将给顶替的人,李女士只支付余下的差额即可。所以在顶替月嫂刚到家里时就向其说明了情况,接替的人也应允了。可是没想到赵某竟然发短信给顶替她的月嫂,让她向李女士要全额工资,尽管李女士找赵某理论,她再也不接电话了,后来听说赵某是做钟点工的,对于做月嫂不是很精通。

受骗案例

年过70的谢某近年对脑科学、婴幼儿早期教育等问题非常有兴趣。当期盼已久的小孙子出世之时,谢某就琢磨看送一份厚重的礼物。去年8月28日,他从北京的某报纸上看到整版篇幅的文章《月嫂刘洁》,顿觉眼前一亮。

文章介绍说,刘洁是一位从事早期教育并卓有成效的成功女性。20年来,向刘洁咨询过育儿经的有两万多人,经她之手指导的孩子有两千多名,个个都是同龄孩子中的佼佼者。

谢某迫不及待地率儿子、儿媳和刚满月的小孙子一同上门,请刘某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临行前,老谢还特意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装上几篇自己写的有关我国青少年自我意识培养的思考性文章,期望能和“刘老师”当面交流。

刘洁对理论交流没有表示出兴趣,她只是热情地介绍自己的三种服务形式:上门服务,一年12次,年收费1万元;自己抱孩子来接受服务,一年服务费4 800元;还有一种远程服务,费用1800元。然后就是不厌其烦地建议你买这样,或那些价格不菲的进口奶粉及儿童保健品,整个咨询中心就像一个保健品批发站。

沉浸在喜悦之中的老谢,此时的思维只剩下一条直线。当刘洁一次性给他开出5 311元费用时(服务费4 800元,婴儿用品511元),他连丝毫的犹豫都没有。没想到,自打服务费交出以后,这份承载着人生美好情感的“特别礼物”,便成了一块让父子俩既闹心又棘手的“烫山芋”。

说起刘洁几个月来的服务,谢昌逵的儿子显出一脸的沮丧和无奈。

满腔的希望变成了无限的失望,老谢开始有所醒悟:“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对小生命所抱的那种爱心,是一种很特殊的情感,其中存在着生命晚期和生命早期的连接,又隐含着人生积累与人生始发之间的呼应,是人类繁衍生息中非常美丽淳朴的情感。我现在的感受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被亵渎了,神圣的教育事业被玷污了!”

诱惑分析

该骗局得以成功的原因:

1.宣传形象过于美化,让你丧失判断力;2.名人效应。

案例警示:

很多年轻人,初为父母,没有养育子女的经验。因此,选择到专业机构学习或者请月嫂来家里帮忙,是时下的普遍做法。由于过度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孩子身上,就忽视了事件本身可能存在的骗局。骗子往往抓住了你无所适从的状态,以所谓的专家身份,侃侃而谈,让你感到,这回真是遇到了专家。其实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些专家所说的一些经验和理论,都是生活中最为普遍的道理。只是我们没有去认真总结、学习罢了。

江西熊女士2万元请来的月嫂中途被平台调离,这是咋回事

现在很多宝妈孩子生下来,会选择在一些服务平台上找月嫂帮忙带孩子。近日,南昌的宝妈熊女士跟记者反映,她4月份提前在“58到家”——也就是现在的“天鹅到家”平台上定好了一位月嫂,就等8月份生产的时候月嫂过来帮忙。可是这位月嫂王女士在合同约定的日期没做完的情况下就去下一家了,这让她很被动。

熊女士告诉记者,今年4月份,她早早地就在“58到家”(现更名为“天鹅到家”)平台上定好了月嫂,服务日期为8月1号至9月21日,共计52天,花了2万多。可是9月8号上午,她却听见平台方要求月嫂王女士离开她家,去鹰潭照顾另一位产妇。熊女士说,平台方打算换另一个月嫂接着为她提供服务,那边则让月嫂王女士以婆婆病重,不能继续照顾为由欺骗她。

听到平台方打好的如意算盘,熊女士很气愤,自己真金白银花钱买的月嫂服务,怎么人说走就走?之后,58到家的工作人员为了让熊女士相信,果真发来了一张月嫂所谓的“婆婆”重病在床的照片。

宝妈熊女士:“月嫂王女士的婆婆今年有80多岁,发给我的那张图片上的人,也就五六十岁的样子。”

对此,熊女士很无奈。9月9号,月嫂王女士解除服务后,10号就去了鹰潭新的雇主家中。

合同约定的52天服务期,却只提供了41天的服务,而在这期间,58到家方面没有给出任何解释。熊女士表示,虽然9号的时候月嫂王女士申请下户解除合约,但平台在她没有确认的情况下自动确认了,这让她措手不及。

宝妈熊女士:“当时我老公正在外面出差,出差之前还跟阿姨说,‘你千万不能走’。同样是客户,为什么要受到不同的待遇?这太欺负人了!”

随后,为了证实自己所说的情况,熊女士当着记者的面,以视频电话的方式,联系了已经离开的月嫂王女士。熊女士提出疑问,为什么自己没点确认下户,系统自动确认了。王女士表示,南昌的平台并不能自动确认,这是总部系统确认的。

在记者调查的过程中,熊女士接到了来自58到家总部的客服电话。客服表示,确实是因为另一个客户生了,才让月嫂王女士去照顾的。对于那位母婴顾问卢女士,他们会在内部通报批评,并扣发她500元工资。

对于熊女士目前的情况,客服也给出了解决方案。按照合同里面的第四条乙方义务,没有提前10天告知劳动者下户的情况,他们将按照整个套餐服务费用的5%的违约金进行补偿,一共补偿1134元。

此外,月嫂王女士没做完的11天,平台给熊女士按天退钱。但是,对此熊女士并不接受。她认为“58到家”方面“欺骗”在先,“强制”下户在后,她要求全额退款。

对此,律师表示,“58到家”的做法,已经属于严重违反国家的民事法律上的诚信原则,因为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的双方在合同的履行期内,应该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履行自己职责。

目前,熊女士和“58到家”方面还在就此事进行协商。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